主题 : 地下商业街的安全疏散探讨(转)
级别: 筑业建筑匠
UID: 2024
精华: 0
发帖: 163
筑业威望: 163 点
筑业铜币: 292 枚
筑业贡献: 163 点
好评度: 163 点
在线时间: 13(时)
注册时间: 2010-07-13
最后登录: 2011-08-0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10 08:11

地下商业街的安全疏散探讨(转)

地下商业街一般地处繁华的商业中心,主要以经营服装和百货为主。由于地下商业街具有火灾荷载大、易于蔓延,人员密度大、难以疏散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易造成群死群伤恶性事故。哈尔滨市近几年先后建成大型地下商业街19个,总建筑面积达24万m2。本文结合哈尔滨市地下商业街的具体情况从安全出口、疏散指示标志、火灾荷载、经营管理人员消防培训、消防救援等几个影响人员疏散的因素进行探讨
1 安全出口
安全出口是影响人员疏散的主要因素,《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防火分区,相邻防火分区之间的防火墙上设有防火门时,每个防火分区可只设置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从哈尔滨地下商业街实际情况看,一是存在安全出口数量不足现象。如火车站地下商城由于原有出口被封堵,使部分防火分区没有直通地面的安全出口。二是安全出口分布不合理,使部分防火分区和出口人员密度过大。从对火车站地下商城和国贸城的实地调查看,火车站地下商城的32个出口中有3个出口的日客流量在1.5万人以上,有10个出口日客流量不足千人。国贸城的15个出口中有3个出口的日客流量达2万人以上,有4个出口日客流量不足5千人。客流高峰时,部分分区和出口人员密度达2—3人/m2。人员密度过大直接影响疏散时人们的行进速度。国外研究资料[1]表明:人员密度一旦超过1.2人/m2时,随着人员密度的增加,步行速度明显下降,当人员密度为1.5人/m2时,步行速度为1m/s,当人员密度为4人/m2时,步行速度为0.35m/s。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主要应从以下几全方面入手:
1.1保证出口数量。一是打通被封堵的出口,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增设出口。二是在地下商业街中采用避难走道设计来解决出口数量不足问题。
1.2在对各出口实际疏散人数进行调研的前提下,根据实际疏散人数和疏散宽度指标,增加现有出口宽度。
1.3地下商业街内货架、柜台布置应根据疏散出口的位置合理分配,在每个防火分区中将热销柜台分散布置,以便顾客可在各防火分区内均匀分布。
级别: 筑业建筑匠
UID: 2024
精华: 0
发帖: 163
筑业威望: 163 点
筑业铜币: 292 枚
筑业贡献: 163 点
好评度: 163 点
在线时间: 13(时)
注册时间: 2010-07-13
最后登录: 2011-08-04
沙发  发表于: 2010-12-10 08:12

2 火灾疏散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
“规范”规定:“火灾疏散照明灯应设置在疏散走道、楼梯间、防烟前室、公共活动场所等部位;其最低照度不应低于5lx,火灾疏散照明连续供电时间不少于30min”。由于地下建筑无自然采光,发生火灾时,如无疏散照明或疏散照明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则地下建筑内人员疏散时无法辨别方向和出口位置,不仅延长了疏散时间,而且还加剧了人们的恐慌心理,易造成人员拥挤、踩踏伤亡事故。哈尔滨市现有地下商业街虽然都按规范设置了疏散照明灯,并且在主要疏散走道的地面上设置了连续的带状蓄光自发光型疏散指示标志,但根据国家火灾重点实验室对疏散指示标志灯及蓄光自发光标志进行的模拟火灾情况下的对比试验[2]表明,蓄光自发光标志只有在周围环境较暗,照度不超过1lx的条件下才能显示其标志图形,如果周围照度大于1lx是不能吸引人的视觉的,而且只有经过日光或日光灯连续照射一定时间才能发出可见光,且时间较短,仅能维持几分钟,其微弱的余辉难以起到诱导、指示疏散作用。因此,建议在地面设置连续带状疏散指示标志时,每间隔一定距离布置一个电致发光疏散指示标志,同时在地面连续带状疏散指示标志中设置文字说明,如“疏散出口方向”等,提高地面疏散指示标志的使用效果。
3火灾荷载
地下商业街主要以经营服装、百货为主,有的还存在可燃装修现象,火灾荷载很大。一旦发生火灾,一方面容易发生“轰燃”,造成火势蔓延,封闭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另一方面,产生大量高温有毒有害气体,如:CO2、CO、HCN等。公安部四川消防科研所所做的地下商业街模拟火灾试验[3]表明:火灾荷载越大,越容易发生“轰燃”现象,烟气中CO2、CO峰值浓度越高。由于地下建筑的特殊性,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不易排出,很快充满地下空间,且烟雾流动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相同,易造成人员窒息、休克、中毒、甚至死亡。近几年的火灾统计也表明,火灾中80%以上的人员死亡是由于高温有毒气体所至。如2000年12月25日洛阳东都商厦大火,死亡的309人全部是因为吸入有毒烟气重度中毒窒息死亡。而目前进行的安全疏散设计,是在先设定一个一定火灾荷载的火灾,然后计算出人员疏散可用的安全疏散时间基础上进行的。反之,根据地下商业街人员实际的疏散时间,计算出地下建筑所允许的最大火灾荷载,从控制火灾荷载入手,达到控制火势蔓延,减少有毒烟气产量,延长安全疏散时间的目的,可作为解决地下商业街人员疏散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方面,中国科技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智明,霍然等人已经做了初步的研究[4],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控制火灾荷载主要应采取以下两方面的措施:一是使用不燃材料装修。二是严格控制地下商业街商品的数量和种类,尤其是严格限制海绵制品、塑料制品、皮革制品等易产生有毒烟气的商品进入地下商业街。
级别: 筑业建筑匠
UID: 2024
精华: 0
发帖: 163
筑业威望: 163 点
筑业铜币: 292 枚
筑业贡献: 163 点
好评度: 163 点
在线时间: 13(时)
注册时间: 2010-07-13
最后登录: 2011-08-04
板凳  发表于: 2010-12-10 08:12

4经营管理人员的消防培训
经营管理人员在火灾人员疏散过程中往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其自身优势所决定的。如熟悉固定消防设施的操作方法,熟悉现场周围环境,熟悉安全出口的位置等。我国《消防法》明确规定:“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组织、引导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因此,要求经营管理人员要具有较强的个体疏散能力和组织疏散能力。而这些能力主要靠消防培训、疏散演练等方式获得。但实际情况是除公安消防部门定期对安全管理人员、自动消防设施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定期组织演练外,单位内部其它人员的消防培训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为提高地下商业街人员疏散的效率,防止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除普及全民消防知识外,必须加强对经营管理人员的消防培训,提高疏散能力。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对所有经营管理人员进行消防培训,必要时可由公安消防部门进行培训,采取持证上岗的形式。二是制定切实可行的疏散演练方案,并经常进行演练。对疏散路线、负责人等做出严格的规定,责任落实到人,确保人员疏散顺利进行。三是配备一些必要的消防装备,如防毒面具、应急照明灯等。从哈尔滨市地下商业街看,部分单位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防毒面具和应急照明灯,但与经营管理人员数量相比,其数量是微不足道的。因此建议提高这些装备的配备率,最好达到每个柜台拥有一个应急照明灯,每名员工拥有一个防毒面具、。
5消防救援
地下建筑不同于地上建筑,人员疏散通道少,消防部队能够采取的救人方法较为单一。尤其像地下商业街类的建筑,客流量大,可燃物多,火势蔓延快,高温有毒气体积聚不易排出,火灾时往往有大量人员需要疏散,一旦处置不当,极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因此,消防部队在火灾情况下进行人员疏散主要应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5.1做好排烟。火灾中的高温有毒烟气是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因此,进行人员疏散时的排烟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应以固定排烟设施为主进行排烟。充分合理地运用地下建筑较为完善的防排烟系统有效控制烟气流动,避免烟气流动的方向与人员疏散方向一致,将火灾产生的烟气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为人员疏散创造条件。其次,根据风向及人员疏散情况进行人工辅助排烟。人工排烟主要以排烟机排烟为主,必要时辅以凿洞排烟。目前,消防中队一般都配备排烟机,特勤中队配有钢筋混凝土破拆组合工具,人工排烟条件已经具备。人工排烟时,关键在于送风口与排烟口的选择,除考虑风的因素,即:在上风方向出口设置送风机,下风方向出口设置排烟机外,还应考虑人员疏散的路线与方向,尽量以人员疏散的通道和出口做为送风通道和送风口。对于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建筑发生火灾,必要时可辅以凿洞排烟,缩短排烟距离或改变烟气流动方向。排烟时还应在烟气流经的部位提前做好防护,防止引发新的火点。
5.2保障通信。地下建筑火灾消防通信困难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从目前消防部队配备的通信器材看,一是可采用在地下设立插转台,采用350兆电台常规通信的方式解决地上、地下通信问题。二是铺设电话线,直接进行有线通信或利用移动电话通信。从长远发展看,大型地下建筑的消防通信可借鉴地铁通信的方式,在新建或改建地下建筑时,根据公安、消防等部门使用的电台频段,安装泄漏电缆、光纤中继器等数字通信系统,彻底解决地下建筑通信难问题。
5.3引导疏散和抢救人员。在对地下建筑被困人员进行疏散时,首先应利用应急广播系统,稳定被困人员情绪,防止造成踩踏事故。对于有行动能力的人员,可在水枪的掩护下,按照先出入口,后疏散通道、袋形走廊等处的顺序,在商场管理人员和消防人员的引导下进行疏散。必要时可铺设发光导向绳。对于无行动能力或受伤人员,可组成若干个救援小组,每组3—5人,携带必要的装备如夜视仪、生命探测仪等,强攻近战,采取背、抱、抬等方法抢救人员。对于消防人员无法进入的场所,建议消防部队配备具有火情侦察和疏散救人功能的消防机器人,以增强消防部队扑救地下商业街火灾及进行疏散救人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文利,熊洪。地下商业街建筑人员疏散预测。火灾科学。1999,7(3)
[2] 周全会,陈学。浅谈蓄光自发光标志在消防工程中的应用。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5(第23卷增刊)
[3] 刘军军,兰彬,张文良等。地下商业街火灾烟气成分试验研究。消防科学与技术。2001,1(1)
[4] 陈志明,霍然,游宇航。性能化防火设计中人员疏散问题安全性的一种评估方法。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1(1)
级别: 筑业建筑新手
UID: 4428
精华: 0
发帖: 15
筑业威望: 15 点
筑业铜币: 15 枚
筑业贡献: 15 点
好评度: 15 点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11-04-07
最后登录: 2011-04-11
地板  发表于: 2011-04-07 1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