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你的关键词,例如:建筑论文,施工方案图,园林效果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建筑资讯 建筑资讯 | 行业动态 | 热点文章 | 经典案例 | 技术创新 | 专题报道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资讯 >> 编辑推荐 >> 世博日本馆:会呼吸的“紫蚕”做>> 正文
世博日本馆:会呼吸的“紫蚕”做着朱鹮的梦
作者: 来源:网络 浏览次数:204  [2010-08-01 00:20:10]

分享 |

在彦坂裕眼中,城市不可能是单纯的乌托邦,而像幼虫孵化,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碰撞出的多样性是其活力来源。出自他之手的日本馆也像一个空降世博会场的不明有机物,期待人们感知生命不可或缺的“时间”要素——胎动,呼吸,运动等。

会呼吸的“紫蚕”

淡紫色的弧形穹顶生物体浮在地面上,凸出来的“触角”,凹进去的“鼻孔”,随阳光和照明变幻的“表情”,看上去像在呼吸。

它被叫做“紫蚕岛”。“‘紫’或者说是‘红藤’色,是象征太阳的红色与象征水的蓝色的融合,在日本和中国都是高贵的颜色。配上场馆周围那些绿色的树,令人想起一个日本成语‘山紫水明’,用以描述自然风光的秀美。而‘蚕’是长寿的象征,还有破茧而出、化蝶归去的含义,而且蚕茧技术中抽丝、制丝、织绢的工艺由中国传入日本,象征中日的联结。”日本馆设计总监彦坂裕对本刊记者细细解释。

一个类生命有机体,与周围的自然浑然一体,是彦坂裕设计的出发点。他认为,不损坏地表,不排放二氧化碳,搭建一个无害于地球环境的建筑,是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为此,他在日本馆中尝试在不隔断周围环境的境况下,以一种与环境共生的方式减低环境负荷,或者灵活运用自然本身所具有的能源。

近江、近桥、近世博轴,6000平方米的面积是世博场馆中最大的一类,加之上海本身的地质松软,日本馆的地基条件不是太好,因此要避免使用地桩。世博会后要拆除,地桩也难拔出。彦坂裕只有一个选择,就是要尽可能建重量轻的建筑。轻质建筑的特点是把加重平均化,计量化,不使用地桩,好像整个浮在地面上。材料轻,进入的卡车台数就少,自然降低了环境负荷。事实上,采用轻质建筑本身也是日本建筑传统,常采用木构架,“组装技术”而非“砌筑技术”。彦坂裕说,在710年将奈良定为永久性首府之前的许多世纪中,天皇宫廷是巡回游动的,所以手工匠人将木建筑的连接部分做得十分精确,既能很好地组合在一起,又便于拆卸和再次安装。再加上日本多地震和台风,轻型建材抗震能力比较强,日本在这方面是领先的。

“生命体在与外界进行功能性交流的时候,‘皮肤’非常重要,日本馆优先考虑了膜结构。”彦坂裕选择了透光、轻质、高强、可回收利用的夹层薄膜ETFE作为建筑表皮系统。使用这种膜,可以使建筑的重量减轻一半,而且重量平均分布于建筑整体。“这种膜与水立方使用的是同一种。而日本馆的突破性技术是,在表面涂了一层光触媒,而且膜是双层的,夹层中埋设有非晶硅太阳能装置,可以用来提供20~30千瓦的发电量。每一片膜的形状模仿了树叶,能量制造和传输的原理也和树一样,通过阳光产生能量。”彦坂裕告诉本刊记者。

彦坂裕介绍,紫色皮肤上的丰富“表情”,白天可通过自然光线表达,晴天笼罩着蓝紫色,阴天则是淡淡的红。表面覆盖的透明和半透明的两层膜,使表情变化非常大。夜间照明的策划也是无所不在的。首先是作为外部装饰的双层膜以及荧光灯具组合,在整个建筑物上留下浮点效果。发电膜和支持材料的交点上散布了LED球,在循环呼吸柱的凹凸处设置白炽灯具,其上的调光配置可以控制光束从明到暗的整个周期,表演呼吸的全过程。进入馆内,浅紫色的外表、骨骼与支柱融为一体,由天花板过渡到地面,形成宛如浑然天成的钟乳石洞窟般的景观。

而紫蚕上的凸起来的“触角”和凹进去的“凹槽”不止丰富了表情,也是环境技术的应用。“我们人类其实也是这样。手指是不是像触角一样伸出来?鼻子是不是隆出来?而嘴、耳朵、鼻孔是不是凹进去的?为了充分融入自己所生活的环境,需要这样的凹凸。有了这些触角和凹槽,紫蚕岛更有生命体的特征。”彦坂裕指出。

这些凸凹既是复合椎体形状的结构支撑柱,同时具有环保的功能,叫做“循环呼吸柱”更贴切些。“触角”是3座呼吸孔,“凹槽”是3座冷却塔,6座循环呼吸柱相互作用,将光、风、水在内部环境中循环利用节能,保障生命体的新陈代谢:通过由上至下的循环呼吸柱为没有窗子的居室导入自然光;呼吸柱的拔升效果使地板下的冷空气上升,使馆内通风换气,并降温3摄氏度左右;汇集雨水,通过呼吸柱底部的水槽进行蓄水,屋顶的“洒水”进行循环再利用。在馆内还设置了汽化热水器,通过热泵把水加热,在热泵散热的过程中将余温再循环利用,这样就不会排放二氧化碳。

一系列传统环保手段也融入了日本馆。如人工雾气,是日本在没有空调的时代所采用的一种传统降温方法,原理是通过人工制造的雾气,利用水从液体变成气体时从周围吸取热量的汽化热来制造清凉。为了应对等候区的酷热,在这一区域的出风口设置了“冷气喷雾风扇”,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降温。还有屋顶的“洒水”,利用膜表面光触媒的亲水性,通过汽化作用产生人工雾来降温。从地板下的冷却凹处到屋顶冷却塔之间连接的换气装置,则运用了“庇荫”原理。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相关文章
相关图片
 
资讯排行
· 主题酒店式公寓设计(组图)
· 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和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
· 武汉“瓦良格”风格的航母式建筑(图)
· 迪拜“疯狂”建筑 吸引全世界的富豪(图)
· 美国新奥尔良设计出巨大的未来生态建筑
· 上海世博会加拿大国家馆-枫叶印象
· 世界第七高楼紫峰大厦在南京落成启用
· 广州新客运站将规划为“都市综合体
· 上海再现传统石库门社区
· 世博缔造七座经典建筑
最新企业
· 重庆天合建筑结构加固有限公司
· 廊坊保温材料厂
· KRB-PHAM公司
· 广州亿照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重庆荣烨广告有限公司营销部
· 广州耐而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陕西少华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月刚建材地坪专家
· 贵阳创艺装饰有限公司
· 重庆兴荣手提袋厂
图片资讯

中国筑业建筑网

武汉在建606米高

技术创新技术创

中国第一高楼今

新加坡房地产企

大连将建成全国
工程信息
· 新余国际广场(一期购物生活中心)(含五星级
· 北京通用国际
· 国际五星级酒店项目
· 欧陆苑别墅
· 北京碧水庄园别墅
· “王府心居”别墅
· 银湖别墅
· 北京香山清琴别墅
· 顺驰林溪别墅
· 玫瑰园别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