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你的关键词,例如:建筑论文,施工方案图,园林效果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 ... >> 专题报道 >> 公安部:保温材料等诸多因素造成>> 正文
公安部:保温材料等诸多因素造成上海住宅楼火灾
作者: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6  [2010-11-18 23:08:12]

分享 |

记者在事发现场捡到的保温材料,点燃后会猛烈燃烧

      新华网上海11月17日电   截至11月17日,上海“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已经夺去了53条鲜活的生命,还有70人正在医院接受治疗。这场近年来罕见的特大火灾是如何形成的?为何会造成如此惨重的人员伤亡?整个灭火救援工作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在悲剧背后,我们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16日晚,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挥灭火救援和事故调查工作的公安部消防局副局长朱力平少将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独家专访,并就上述问题一一作答。


  诸多安全隐患终酿巨灾


  问:上海“11·15”火灾造成了惨重的人员伤亡,为什么这场火会烧得这么大?


  答:我们对起火的大楼进行了仔细勘察,发现大楼存在多种致灾因素:一是楼房四周搭得满满的全是脚手架,将整幢楼完全包围;二是外面还包裹着尼龙织网;三是脚手架上都是毛竹片做的踏板;四是楼房外立面上有大量的聚氨酯泡沫保温材料。


  这些尼龙织网、毛竹片、聚氨酯泡沫都是易燃物,特别是聚氨酯泡沫,一旦燃烧就会产生含有剧毒氰化氢的气体,人如果吸入一口就会中毒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聚氨酯泡沫燃烧速度非常快,能快到什么程度?我记得,2008年深圳市龙岗区舞王俱乐部“9·20”火灾中,由于大量使用聚氨酯材料装修,表演人员使用道具枪引燃顶棚聚氨酯材料,现场监控录像显示,火灾发生后仅46秒,有毒浓烟就笼罩了整个大厅,造成44人死亡。这次上海“11·15”火灾中,消防官兵接警后一分钟内立即出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却发现整幢高楼早已被浓烟包围,火沿着楼层直往上蹿,而且当时风很大,加速了火势蔓延,瞬间就形成一个大面积、立体式的火场。


  现在初步查明,火灾起因是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而且这幢楼是在已有156户人家入住的情况下进行外立面的装修施工,相当于边营业边施工,这是安全生产的大忌,楼内人员密集,可燃物多,疏散难度大。正是这么多致灾因素叠加到一起,才酿成了一场近年来罕见的大火,才会导致这么惨重的人员伤亡。


  成功救援让更大悲剧得以避免


  问:这场灭火救援战斗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参战公安消防官兵遇到了哪些困难?能否帮我们还原一下现场?

答:在我的灭火救援经历中,这么特殊的火灾非常罕见。当时,楼房外面所有的方位都被浓烟封闭,烟气的温度在800摄氏度以上,普通窗户玻璃遇到200摄氏度左右的温度,会迅速爆裂,使火灾向室内蔓延,情况非常危急。


  高层建筑火灾防控本身就是国际性消防难题,高层建筑的“烟囱效应”扩大了灾情。此次火灾的起火建筑是塔式结构,体量大,火灾控制难度也大;加上居民家庭可燃物多,燃气管道紧急关阀后还有不少存量,导致火灾迅速进入猛烈燃烧状态。起火建筑的东、南两侧都没有消防登高面,消防云梯车、举高车无法靠近作战。


  在这种形势下,消防官兵采取内外夹攻的灭火方法。从外面控制火势,用举高车以及在邻近建筑楼顶架设移动炮和水枪阵地,堵截与强攻相结合,上下左右合围打击火势;同时灭火与救人同步进行,60个攻坚组、240多名攻坚队员强行进入楼内,挨家挨户搜救生命。除了传统的云梯救人之外,还出动了直升飞机救人,这在国内是首次。基本控制火势只用了1个小时,整个灭火救援战斗用了4个多小时。


  问:整个灭火救援给您留下哪些深刻的印象?


  答:我先告诉你两个数字:160和2。“160”是我们的消防官兵从着火高楼里救出来的幸存者人数;“2”是在起火高楼的旁边还有2幢同样的居民楼。消防官兵到场后,立即在起火建筑旁边布置水枪阵地,有效堵截和扑灭了快要烧到东侧相邻建筑的火势,否则旁边两幢建筑里的数百名居民也将遭受灭顶之灾,后果不堪设想。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在评价这场灭火救援战斗时说,公安消防官兵处置及时、有力,救援成功,将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避免了更大的伤亡,这是一场成功的典范战例。


  上海公安消防部队的装备水平在全国来说是比较精良的,人员素质和作战水平也是非常优秀的,在这次火灾救援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我当时也进入起火的楼里,看见有的战士把自己的空气呼吸器面罩摘下来戴在被困群众脸上,在滚滚烟尘里,自己刚走到楼口就支撑不住倒下了,亲眼目睹,非常感人。我们的消防战士真是最可爱的人!


  近年来,全国公安消防部队努力打造消防“铁军”,目标就是在黑暗、浓烟、高温、有毒的火场里,我们要“深入100米,坚持1小时”,挽救更多的生命。“铁军”的风采,不仅体现在消防装备水平的不断提升,更体现在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赴汤蹈火、舍生忘死、竭诚奉献。


  悲剧之后警钟长鸣


  问:这场大火发生后,广大群众特别是住在高层建筑的人们对于自身生命安全产生了担忧。一旦遇到这类火灾,应该如何逃生自救?

答:如果遇到高层建筑火灾,首先要区分火情,例如火势是从内向外还是从外向内,根据不同火情选择不同逃生方法。我在这里提醒几个注意事项。


  如果有烟火从门缝进入,说明外面的通道已经被烟火封锁,这时候千万不能开门,并用浸湿水的毛巾、棉被等塞住缝隙,防止浓烟进入。同时要迅速呼救,一是可以用手机向外联络,报告自己所处位置;二是可以向窗外扔有关物品或用毛巾挥舞,引起救援人员注意,发出求救信号;三是如果烟气进入,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生。


  逃生一定要果断迅速。这次上海“11·15”火灾里,有9名工程人员既不向上也不向下逃生,躲在屋里,结果全部被有毒烟气致死。


  逃生要尽量走防烟楼梯,逃生前最好用水将衣服浸湿,裹住全身并包住头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通过浓烟区时,尽可能以最低姿势或匍匐姿势快速前进;万一衣服着火,就地打滚压灭火苗。


  问:通过这场火灾,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答:悲剧警醒着我们,必须时刻绷紧消防安全这根弦。


  首先,不仅是这次火灾,从更多火灾来看,聚氨酯泡沫等易燃装修材料已经成为当前火灾亡人的罪魁祸首。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规定,建筑工地脚手架必须用难燃和不燃材料搭建,杜绝聚氨酯泡沫用于外墙保温和室内装修,必须用难燃的物质代替。


  其次,对已在正常使用的建筑进行装修是安全生产的大忌,一定要慎之又慎,存在安全隐患的坚决叫停。


  从根本上讲,火灾的成因极其复杂,火灾防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单位、个人、部门、政府四方形成合力,筑牢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最重要的是,火灾防控基本知识和火场逃生自救知识应该成为公民的基本常识,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和社会推广,让每一位公民入心入脑,共同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上海大火受灾业主呼吁鉴定建筑材料防火性


  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11月18日报道 在我国大力推广 建筑节能 的背景之下,所有建筑都须达到相应的节能标准,上海“11·15大火”凸显出 保温材料的安全性问题。

对于“11·15火灾”的起因,上海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程九龙在前日下午的新闻通报会上介绍,初步断定是工人违规电焊施工,溅落的火星点燃了建筑脚手架上易燃的尼龙织网、竹片的脚踏板造成的。


  但这两日来,越来越多的受灾群众和部分媒体将失火的原因,指向事发楼外墙节能改造工程时采用的保温材料。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材料?它是否具有助燃性?


  保温材料引发“火烧连营”


  “如果不是外墙上易燃的保温材料,这次火灾有可能不会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昨日上午,上海起火大楼7楼业主裘女士向本报记者表示。这位对建材颇为熟悉的业主告知,当她看见施工队进场的装饰材料后,她就对其中的安全隐患一直心存隐忧。


  裘女士介绍,大约10多天前,她曾就此找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以及物管。当时她看见施工队进场的材料都是一些易燃物,比如保温材料、油漆等等。裘女士要求居委会介入,应让施工方出具材料进场的产品安全检测报告,“但施工方说他们有,不过我们业主都没看见。”裘女士看见电焊工就在小区内作业,就要求施工方出具“明火证”裘女士介绍,上海世博会期间,相关部门要求焊接工作一般应在工厂内完成,如需在工地进行必须具备“明火证”。“居委会也说他们有,但我们也没看见。”裘女士对本报记者说。“当时最大的担心还是在墙体安全上”,因为外墙搭脚手架需要在墙体上打很多洞,裘女士的丈夫告知。


  因此,11月6日数位业主一起,联名找到上海佳艺装饰工程公司。该公司一项目经理给业主们出具了承诺书,承诺如果造成业主家墙体损坏,其后果完全由上海佳艺承担。裘女士表示,因为知晓施工材料都是易燃物,他们还曾一再提醒施工队员作业时不要抽烟、不要乱扔烟头,没想到悲剧还是发生了。


  连日来,不少媒体也将大火的起因指向可燃性外墙保温材料。相关声音称:由于可燃性外墙保温材料亦具有一旦着火扩散速度快以及范围广的特点,所以导致火情迅速蔓延。


  业主呼吁对材料作防火鉴定


  16日,本报记者曾在事发现场楼道旁的垃圾堆里找到一块保温材料,这种名为“LD-R型抗裂无机保温材料”由上海亮迪化工科技有限公司制造。


  多位业主看见,施工队员先是将外墙凿平,然后将这种保温材料喷到外墙之上,以形成保温层。这种材料凝固后会形成一种类似各种包装盒中常见的泡沫类的物质。

记者用打火机点火,看见这种泡沫会猛烈燃起,并生成大量有刺激性气味的烟雾,但当打火机离开后,火苗也很快熄灭。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当记者昨日回到先前找到遗留保温材料的地址时,发现大量的建筑边角料已被清走。目击者告知,是有人前晚连夜紧急运走的。因为这些边角料都在警方的封锁线以内,应该不属于环卫工所为。


  据经济观察网报道:经专家鉴定,上述材料学名为聚氨脂(PU),导热系数较低,在0.03左右,有很好的材料密度和抗压强度。“但这种材料缺点在于其阻燃性能差,燃烧速度快且过程中会产生熔滴,容易导致火势加速蔓延。并且,聚氨酯在燃烧时还会产生更多的有毒气体,以一氧化碳(CO)为主。”经济观察报记者引用一位勘察过火情的专家的话称,“聚氨脂在燃烧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有舆论认为,可燃性外墙保温材料燃烧后起的浓雾具有一般材料没有的强毒性,人体一旦吸入过多即会出现生命危险。


  在我国大力推广建筑节能的背景之下,所有建筑都须达到相应的节能标准,上海“11·15大火”凸显出保温材料的安全性问题。记者在采访中,多位受灾业主均表示,相关单位应该介入,对胶州路教师公寓外墙的保温材料作防火鉴定,这不仅关系到此次火灾的真相,也关系到全国更多群众的居住安全。

 

0

顶一下

0

踩一下
相关文章
相关图片
 
资讯排行
· 武汉“瓦良格”风格的航母式建筑(图)
· 亚运城综合体育馆和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
· 主题酒店式公寓设计(组图)
· 上海世博会加拿大国家馆-枫叶印象
· 广州新客运站将规划为“都市综合体
· 迪拜“疯狂”建筑 吸引全世界的富豪(图)
· 美国新奥尔良设计出巨大的未来生态建筑
· 世博台湾馆主题"山水心灯" 依地理特点确
· 迪拜计划再建世界第一高楼取代哈利法塔
· 上海再现传统石库门社区
最新企业
· 上海欧驰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 河北金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清河分公司
· 北京龙之飞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平凉市规划设计院
· asdfasdf
· 深圳乐明科技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公司
· 绍兴市太阳花商贸有限公司
· 济南大志天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上海元立阀门有限公司
图片资讯

中国筑业建筑网

揭开“京城第一

世界第七高楼紫

独具建筑魅力的

武汉开建全球第

扎哈·哈迪德透
工程信息
· 顺驰林溪别墅
· 玫瑰园别墅
· “山明水秀”湖心岛贵宾会所
· 船坞混泥土工程
· 粮食购销有限公司综合实验楼
· 京包高速公路南沙河管理中心
· 安乐林路综合楼(酒店及商务办公)
· 七星湖公园二期
· 镇江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外幕墙工程
· 世纪广场工程
产品信息
· 供应丽水屋顶天窗
· 供应温州屋顶天窗
· 供应临海屋顶天窗
· 供应绍兴屋顶天窗
· 供应宁波屋顶天窗
· 重复性预埋注浆管 全断面可重复注浆管
· 注胶器底座 灌缝胶注胶器配套专用底座
· LW-2有机硅耐高温漆
· LW-1纳米SiC高辐射率高温节能涂料
· 供应嘉兴屋顶天窗
热门圈子
·|北京建筑网券网|北京银河建筑网券|北[qiyvn1]
·上海凯胜建筑网券投资有限公司|[qiyvn1]
·股票建筑网券|天天精品下载|[qiyvn1]
·大富豪建筑网券俱乐部-->[下载]最新股[qiyvn1]
热门论坛